企業競爭力的定義
根據WEF(世界經濟論壇)和IMD(瑞士洛桑國家管理開發學院)的定義,企業競爭力是指企業和企業家設計、生產、銷售產品和勞務的能力,其產品或勞務的價格和質量比競爭對手具有更大的市場吸引力,是企業家在適應、協調和駕馭外部環境的過程中成功地從事經驗活動的能力。由此可見,企業競爭力包含三個層面:最高層是企業理念、企業文化、制度和機制;中間層是企業的核心專長和核心能力;企業的核心專長和核心能力衍生出企業的各種競爭優勢;企業的各種競爭優勢反過來鞏固和強化企業的核心專長和核心能力,企業的核心專長和核心能力也將對企業理念、文化、制度和機制形成互動影響。我們可以把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形象地想象為:企業理念、文化、制度和機制是企業的根與內核,根的生機與內核能量決定著中間層的厚度與張力,中間層的厚度與張力又決定著企業競爭優勢所能延伸的邊界。企業競爭優勢的邊界所及,就是企業現實的生存空間和成長邊界。
盡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企業競爭力,因而國內外的研究都對其進行的理論描述可以有所差別,但是對企業競爭力基本含義的理解是大致相同的:在競爭性市場中,一個企業所具有的能夠持續地比其他企業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產品或服務,并獲得贏利和自身發展的綜合素質和條件。企業競爭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長期決定因素。當然,企業經營的成敗也不是唯一地由其競爭力所決定,例如,市場條件(特別是市場的非經濟性壟斷和封閉)和機遇、外部環境的偶然性變動、企業決策的不確定性后果等也會對企業經營的成敗產生重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從科學的意義上說,競爭力是決定企業經營成敗和命運的所有因果關系中最值得關注的因素。
………… 【詳細內容請看《2007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競爭力報告(完整版)】
企業競爭力評選的基本邏輯
企業競爭力測評或監測的基本邏輯是:首先要盡可能用具有綜合性的測評指標,特別是具有顯示性的指標,把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業績即競爭力的結果表現出來,這是企業競爭力強弱的最終的顯示性的表現。就跟比賽打球一樣,得分多少是運動員或者球隊競爭力的顯示性表現。你打贏了,得了更多的分,就是你競爭力的顯示性指標,可以直接說明你有較強的競爭力。
測評或監測指標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直接計量的指標;另一類是難以直接計量的因素,比如說企業家的精神、企業的理念、管理水平、品牌價值,等等。其中,不能直接量化的因素,我們就希望用一些間接計量的指標來反映。這種間接計量的方法,一般通過對光通信行業各層面的問卷調查來實現。也就是說,我們承認競爭力因素中有一部分能夠直接量化,也有一部分不能直接量化,而只能間接地量化。從企業競爭力測評的目的來看,測評指標要有綜合性,指標數不要太多。也就是說,我們希望用數量不很多的測評指標就可以基本上把企業競爭力的結果反映出來,就像比賽打球一樣,誰得分多誰就贏了,盡可能簡單明了。
當然,得分多少只能說明當前的輸贏,從而在相當程度上反映競爭力的強弱,卻未必能百分之百地表明競爭力的實際狀況,這也像足球比賽,也許巴西隊是公認最強的球隊(競爭力最強),但不見得每次都得冠軍。一個最有實力的運動員,也未必在每次比賽中都是優勝者。所以,還需要有另一類指標,即分析性指標來更詳細具體地反映企業的實際競爭力狀況。這些指標可以解釋企業為什么有競爭力或者為什么缺乏競爭力。換句話說,測評指標特別是其中的顯示性測評指標所反映的是競爭的結果或者競爭力的最終表現,而分析性指標所反映的是競爭力的原因或者決定因素。
企業競爭力的基本特點是具有內在性(即使是外部關系或環境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也是通過企業內在因素而發生作用的)和綜合性,對企業競爭力進行評價,就是要使其內在性盡可能顯現出來,成為可感知的屬性,同時,要對其綜合性的屬性進行分析和分解,并且盡可能地指標化,使之成為可計量的統計數值。
企業競爭力評價在使內在的因素顯現化和指標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損失部分信息,一些內在地因素可能是難以顯現化和指標化的,而且,企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不僅受必然性的決定而且也受偶然性的影響,企業競爭力可能不是決定企業命運的唯一因素。因此,對企業競爭力的評價必然含有一定程度的不精確性和或然性。我們的工作目標只能是盡可能地接近客觀真實,揭示其內在的屬性,但不可能十分精確地斷定企業競爭力的量值,更不可能以精確的量值來斷定具體企業的命運,就像對人體健康程度的評價不能精確地斷定具體個人的壽命一樣。但是,也正如對人體健康水平的評價可以非常接近地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和預期壽命一樣,對企業競爭力的評價也可以非常接近地反映企業競爭力的客觀狀況和預測企業未來的命運。
………… 【詳細內容請看《2007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競爭力報告(完整版)】
企業競爭力的評價方法
為了對企業競爭力的進行科學的評價,國內外的學者和研究者采用了多種多樣的方法,各種方法各有利弊。最常用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方法是因素分析法。對企業競爭力的評價可以采取"由表及里"的因素分析方法,即從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屬性入手,逐步深入到更為內在的屬性和因素。一般來說,越是內在的因素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越深刻、越長久,但其產生作用的邏輯因果關系可能非常復雜;而越是表面的因素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越直接、越短暫,但其產生作用的邏輯因果關系也較簡單。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屬性或因素可以表征為企業競爭力的顯示性指標,這類指標可以選擇能夠直接反映企業市場地位的數值(假定企業市場地位的形成是企業競爭的結果),例如,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占有率及其增長率、企業的盈利率、企業規模等。這類指標直接表明企業競爭的結果,可以視為企業競爭力在目前的實現狀況,因此,可以最直觀地反映當前企業競爭力的強弱。但是,這類指標并不能說明企業競爭力強弱的原因,所以,它們實際上并沒有揭示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因素。而要揭示和評價決定企業競爭力的因素,就必須進一步評價影響競爭力顯示性指標的決定性屬性或因素。而在這些屬性和因素的背后又有更深刻更內在的因素,而且,在這些因素發揮作用的過程中,企業所處的關系環境又會在不同程度上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樣,對企業競爭力進行評價的指標體系就會是一組非常復雜的統計數值。而且,有些決定和影響競爭力的因素可能是難以計量的。
………… 【詳細內容請看《2007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競爭力報告(完整版)】
光通信企業競爭力評比的意義和運用價值
數字是寶貴的,但數字也絕非萬能:數字是一種抽象,任何抽象都以一定程度的信息損失為代價;數字處理必須以一定的假設條件為前提,而任何假設條件都以一定程度上的"忽視客觀具體"為代價;用數字進行判斷必須以一定的因果關系邏輯為基礎,而對因果關系邏輯的認識和判斷總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觀性的影響;在影響競爭力的各種因素中,有些是可以直接量化的,有的則難以直接量化,而只能采取某種間接量化方式(例如問卷調查),將其納入統計指標體系之中,這其中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觀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任何有關競爭力的顯示性指標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反映客觀。但是,只要遵循科學的原則,運用科學的方法,數字和數字分析卻可以無止境地"逼近"客觀,以數字所反映的企業競爭力有可能成為企業競爭力真實狀況十分逼真的影像。
數字的價值并非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對它的運用。我們要承認數字,尊重數字,但不盲目崇拜數字,在數字面前喪失自己的判斷力。在我們所設計的監測指標體系中,基礎數據只反映了企業競爭力70%的因素;我們通過對光通信行業各層面問卷調查,獲得另外30%的監測數據,才最終測算出企業競爭力的綜合得分。而且,即使是最終的綜合得分,也不是企業綜合力排名的"龍虎榜",更不是對企業大小強弱的判決,而只是競爭力監測的一個"體檢表"。每一個企業都可以當其為一面鏡子,不妨看一看自己,也可以比一比別人。但不必依此而自傲或者因此而自悲,也不必據此而張揚或者為此而抱怨。如果所有的企業特別是優秀企業,都能以豁達之心聽之,以借鑒之心視之,以求真之心析之,以自審之心用之,那么,我們的這項企業競爭力監測工作就能實現其很大的價值,成為對廣大光通信企業和研究者的一份貢獻,并且能夠經過不斷的努力構建起一個可以持續地開發出有價值的數字資源的共享寶庫。
………… 【詳細內容請看《2007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競爭力報告(完整版)】
光通信企業競爭力評選的指標體系構建
本評比活動通過研究中國光通信企業競爭力的特點,借鑒國內外企業競爭力理論研究的成果提出企業競爭力評價邏輯和評價思路。通過分析影響企業競爭力的各種要素,提出了光通信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根據指標體系和評價目標的特性,選擇層次分析(AHP)作為此項光通信企業競爭力評價的基本方法。根據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采用專家法構造的指標間兩兩比較矩陣計算出了各指標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權重。選擇AHP方法的原因如下:
………… 【詳細內容請看《2007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競爭力報告(完整版)】
光通信企業競爭力評比指標體系的設計
………… 【詳細內容請看《2007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競爭力報告(完整版)】
評選指標體系的構造和其基本步驟
(一)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基于對企業競爭力特征和影響要素的分析,還考慮到指標數據的獲取和量化可行性等問題,分別從外部環境競爭力、短期生存實力、中期成長能力、長期發展潛力四個方面構造評價指標體系。
………… 【詳細內容請看《2007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競爭力報告(完整版)】
(二)構造評價層次模型與確定基本步驟
(1)構造光通信企業競爭力評價層次模型
根據上面指標體系屬于多指標系統評價的特點及評價目標要求,我們采用層次分析法(AHP)作為光通信企業競爭力的評價方法,結合圖3—1—1~圖3—2—4的指標體系,構造出能反映光通信企業競爭力系統本質屬性與內在聯系的多層次梯階模型(見圖3—2—5):(1)總目標層為光通信企業競爭力;(2)4個分層目標分別是外部環境競爭力、短期生存實力、中期成長能力、長期發展潛力;(3)對應4個分層目標共有20個子目標;(4)73項評價指標直接評價20個子目標。
………… 【詳細內容請看《2007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競爭力報告(完整版)】
(三)總目標與分層目標的權重計算與一致性檢驗
(1)分層目標對總目標的權重計算
根據外部環境競爭力、短期生存實力、中期成長能力、長期發展潛力對企業競爭力總目標影響程度構造的兩兩比較矩陣,計算所得的最大特征根近似值λ=4.04569,最大特征值對應的歸一化后的權向量見表3—2—1。
………… 【詳細內容請看《2007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競爭力報告(完整版)】
(四)企業競爭力評價的現實指標體系
一般地講,作為指標體系應該盡量做到體系完整,但考慮到具體評價指標的重要程度、獲取指標具體支持數據的難易情況等因素,不必追求將所有指標的數據全部計算出來再進行評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指標數量適當地進行整合、歸納,以方便理解、操作為基礎,但是前提必須是整合、歸納后的指標體系也同樣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出企業競爭力的全貌。因此我們根據上述73項分析性指標整合為直接計量數據和間接計量數據,然后根據直接計量數據歸納為規模、效率和增長子因素,整合后規模子因素包括銷售收入、凈資產、凈利潤;效率子因素包括總資產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全員勞動貢獻率,出口收入占銷售收入比重;增長子因素包括近三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近三年凈利潤平均增長率;間接計量數據歸納為技術創新、客戶滿意度、品牌受歡迎度、
企業家及管理水平和企業文化,見如下圖表3—2—16、表3—2—17。
在有關企業經營狀況的分析指標中,我們采用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又稱為杜邦財務分析法。該方法是由美國杜邦公司首先提出來的并在實踐中獲取成功而得名。它是企業進行財務綜合性分析與評價的常用分析方法之一。
(1)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概念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是利用財務評價指標的內在聯系,對企業綜合效益進行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方法。該體系是以凈資產收益率為主,以總資產利潤率為核心,重點揭示企業獲利能力及其因果關系,所以也可以稱之為資產報酬率分析體系。
(2)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圖
杜邦財務分析法的分析對象是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的實際值與當期的計劃值或上期的實際值的差異,即資產收益率的增減額。我們針對中國光通信市場的特殊情況,在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圖的基礎上作出適當的調整;利潤總額代替凈利潤,銷售收入代替銷售收入凈額。凈資產收益率的計算公式和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圖如下:
凈資產收益率= 利潤總額/凈資產×100%
=(利潤總額/總資產)×總資產/(總資產-負債)
=(利潤總額/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總資產)×總資產/(總資產-負債)
=(利潤總額/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總資產)÷(總資產-負債)/總資產
=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1-資產負債率)
(注解:凈資產收益率有不同的定義方式,為了避免因為上市公司與非上市企業所得稅稅率不同而造成的凈利潤不可比的問題,我們因此將公式中的分子定義為利潤總額而非凈利潤。凈資產=總資產-負債;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資產;自有資金比率=凈資產/總資產。)
通過杜邦財務分析圖可知,凈資產收益率是最具有綜合性與代表性的指標,在整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各項指標都是圍繞這一核心展開的。采用杜邦財務分析體系進行綜合性的目的,就是根據各項指標間的依存與制約關系,以及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和對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實施結果的影響程度,揭示企業的獲利能力及其前因后果。分析要利用杜邦財務分析體系自上而下地進行。這樣不僅可以揭示企業各項指標間的結構關系,查明各項指標變動的影響因素,而且可以為決策者優化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供思路。
………… 【詳細內容請看《2007年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競爭力報告(完整版)】